概念:
拔火罐疗法又称“角法”, 拔火罐通过物理的刺激和负压人为造成毛细血管破裂淤血,调动人体干细胞修复功能,及坏死血细胞吸收功能,能促进血液循环,激发精气,调理气血,达到提高和调节人体免疫力的作用。
绪论:
“拔火罐”是民间对拔罐疗法的俗称,又称“拔管子”或“吸筒”。它是借助热力排除罐中空气,利用负压使其吸着于皮肤,造成瘀血现象的一种治病方法。这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所以,许多疾病都可以采用拔罐疗法进行治疗。比如:人到中年,筋骨疼常见,按中医的解释多属风湿入骨。拔火罐时罐口捂在患处,可以慢慢吸出病灶处的湿气,同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达到止痛、恢复机能的目的,从而治疗风湿“痹痛”筋骨酸楚等不适。
由于拔火罐能行气活血、祛风散寒、消肿止痛,所以对腰背肌肉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火罐还可以用在人体穴位上,治疗头痛、眩晕,腹痛等毛病,可以多只火罐同时施行。
拔火罐的原理:
1、中医上拔火罐的原理:
中医认为拔罐可以开泄腠理、扶正祛邪。 疾病是由致病因素引起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人体气机升降失常,脏腑气血功能紊乱所致。当人体受到风、寒、暑、湿、燥、火、毒、外伤的侵袭或内伤情志后,即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病理产物,如淤血、气郁、痰涎、宿食、水浊、邪火等,这些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子,通过经络和腧穴走窜机体,逆乱气机,滞留脏腑;淤阻经脉,最终导致种种病症。拔罐产生的真空负压有一种较强的吸拔之力,其吸拔力作用在经络穴位上,可将毛孔吸开并使皮肤充血,使体内的病理产物从皮肤毛孔中吸出体外,从而使经络气血得以疏通,使脏腑功能得以调整,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中医认为拔罐可以疏通经络,调整气血。经络有“行气血,营阴阳,儒筋骨,利关节”的生理功能,如经络不通则经气不畅,经血滞行,可出现皮、肉、筋、脉及关节失养而萎缩、不利,或血脉不荣、六腑不运等。通过拔罐对皮肤、毛孔、经络、穴位的吸拔作用,可以引导营卫之气始行输布,鼓动经脉气血,儒养脏腑组织器官,温煦皮毛,同时使虚衰的脏腑机能得以振奋,畅通经络,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使气血得以调整,从而达到健身祛病疗疾的目的。
2、西医上拔火罐的原理
现代医学认为,拔罐治疗时罐内形成的负压作用,使局部毛细血管充血甚至破裂,红细胞破裂,表皮淤血,出现自家溶血现象,随即产生一种组胺和类组胺的物质,随体液周流全身,刺激各个器官,增强其功能活动,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现代医学认为,拔罐负压的刺激,能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充血状态,加强新陈代谢,改变局部组织营养状态,增强血管壁通透性及白细胞吞噬活动,增强机体体能及人体免疫能力。 现代医学认为,拔罐内压对局部部位的吸拔,能加速血液及淋巴液循环,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促进。加快肌肉和脏器对代谢产物的消除排泄
功效:
1. 逐寒去湿.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清热拔毒
2. 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
火罐的种类:
(1)竹筒火罐:取坚实成熟的竹筒,一头开口,一头留节作底,罐口直径分3、4、5公分三种,长短约8~10公分。口径大的,用于面积较大的腰背及臀部。口径小的,用于四肢关节部位。至于日久不常用的竹火罐,过于干燥,容易透进空气。临用前,可用温水浸泡几分钟,使竹罐质地紧密不漏空气然后再用。南方产竹,多用竹罐。
(2)陶瓷火罐:使用陶土,作成口圆肚大,再涂上黑釉或黄釉,经窑里烧制的叫陶瓷火罐。有大、中、小和特小的几种,陶瓷罐,里外光滑,吸拔力大,经济实用,北方农村多喜用之。
(3)玻璃火罐:玻璃火罐,是用耐热硬质玻璃烧制的。形似笆斗,肚大口小,罐口边缘略突向外,分1、2、3种号型,清晰透明,便于观察,罐口光滑吸拔力好,因此,玻璃火罐,已被人们广泛地使用起来了。
(4)抽气罐:用青霉素、链霉素药瓶或类似的小药瓶,将瓶底切去磨平,切口须光洁,瓶口的橡皮塞须保留完整,便于抽气时应用。现有用透明塑料制成,不易破碎。上置活塞,便于抽气。
拔火罐留下的罐斑以及颜色的意义:
常见的罐斑有潮红、紫红或紫黑色淤斑,小点状紫红色的疹子,同时还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热痛感。皮肤的这些变化属于拔罐疗法的治疗效应,可持续一至数天。
1. 拔罐后,罐斑如显水疱、水肿和水气状,表明患者湿盛或因感受潮湿而致病。
2. 拔后水泡色呈血红或黑红,表明久病湿夹血瘀的病理反应。
3. 罐斑出现深红、紫黑或丹痧现象,触之微痛,兼见身体发热者,表明患者有热毒证。
4. 罐斑出现紫红或紫黑色,无丹瘀和发热现象,表明患者有淤血症。
5. 罐斑无皮色变化,触之不温,多表明患者有虚寒症。
6. 罐斑如出现微痒或出现皮文,多表明患者患有风症。
7. 一般说来无病者多无明显罐斑变化。
拔火罐的时间:
一般来说拔火罐的时间为10到20分钟,并不是时间越长就越好,有些人一定要拔出水疱才觉得好,其实是不正确的,出了水疱穿衣服摩擦容易擦破水疱引起感染,对身体是不利的.
具体的拔罐分类和方法:
1. 坐罐法
这是最常见也是最简单的拔罐方法,操作方法是右手握住火罐,左手持酒精棉球钳,右手让火罐迅速罩到燃烧的棉球上,再迅速吸附在需要拔罐的部位即可.停留10到20分种后再起罐即可.
2. 闪罐法
这种拔罐方法适应于皮肤比较薄弱的部位(如面部 额头 小腿部等)和一些痛阈比较低的顾客,施罐的方法是火罐吸附到身体部位上时又马上提起,往来反复十数下直到皮肤微微发红即可,闪罐后可行留罐10到20分钟再起罐.
3. 走罐法
这种施罐的方法是适应于身体上肌肉比较多,部位痛阈比较高的地方(比如背部和腰部),这种罐法的效果比较明显.操作方法是先在顾客的拔罐部位涂是润滑剂(如BB油 凡士林 精油等等),然后让火罐吸附到身体上后用手拖动火罐在身体相应的部位上进行上下或者左右的运动,手法宜轻快.每次走罐的次数依顾客的耐受程度而定,一般是3到5遍.然后再行坐罐法.
4. 平衡罐法
这种罐法意在调理机体的阴阳平衡,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准备两个火罐,当一个火罐吸附到身体上后,马上将第二个火罐吸附在第一个之后,然后在拿起第一个吸附到第二个火罐后面,如此反复,一般在背腰部行这种罐法,行两到三个来回即可,然后在行坐罐法.
5. 针罐法
这种拔罐的方法是先在穴位上刺上银针后,在运用坐罐法的手法吸附在银针上既可.
拔火罐的注意事项及禁忌
① 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若体位不当、移动、骨胳凸凹不平,毛发较多的部位均不适用。
② 拔罐时要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而选择大小适宜的罐。操作时必须迅速,才能使罐拔紧,吸附有力。
③ 用火罐时应注意勿灼伤或烫伤皮肤。若烫伤或留罐时间太长而皮肤起水泡时,小的勿须处理,仅敷以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即可。水泡较大时,用消毒针将水放出,涂以龙胆紫药水,或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
④ 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高热抽搐者,以及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位,亦不宜拔罐。
建议疗程安排:
拔火罐一般不需要实施疗程制度,因为每拔一才之后,火罐的印痕大概需要10到20天的时间才能够消退.如果是经常或者长期需要拔火罐的顾客建议10次为一个疗程,拔罐的间隔时间依照具体情况而定,但是一定要等到上一次火罐的印痕消退后才能够行下一次的火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