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长,夏天万物都开始生长。夏天到时,要打开所有的毛裤,减衣到家,排除体内积蓄的垃圾。夏天是最好的排毒季节,出汗要多喝水,还有补充维生素,出汗多时会带走水溶性维生素,多吃蔬菜、多补充能量、减少肉类的摄入,否则会减弱排毒的效力。要吃清淡的食物,注意要早睡早起。
关于夏季的养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里说:”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咳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夏季,人的新陈代谢旺盛、阳气外发,所以要注意保护心脏、养慢防病。
夏季天气很热,如果贪凉容易受寒,从而损伤阳气,伤及心肺。夏季不要在室外露天的地方纳凉,以免风邪入体,损伤正气。要选择空气新鲜、流通的地方,使心静而自然凉爽。夏季天气虽然炎热,如果仅仅贪图一时之舒畅,睡着时在风扇或空调下取凉。风邪侵入皮肤毛孔,很容易生病。
夏季,万物葱郁,天地交气。人们宜晚睡早起,情志愉快,适当活动,使体内阳气向外宣泄,才能与“夏长”之气相适应,达到科学的养生目的。
1、警惕湿热对人体的侵害
夏季天气炎热且有水潮湿,气温变化剧烈。高温加干燥,使人体排汗过多,导致水盐代谢紊乱以及其他失调,干热风天气会使人们出现偏头痛、眩晕、烦躁、抑郁等,而且很多疾病在此时会加重。夏季的气候除了炎热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湿”。与气温一样,湿度也是影响人舒适感的重要因素,湿度过大会使旧病复发。所以,夏季一定要注意湿热对人体的侵害。
2、夏季养生,顺应自然
夏季是人体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此时要顺应自然,根据“万物生长,心气火旺”的特点进行养生,注意防病强身,对延年益寿有很大益处。立夏气候逐渐转暖,但一般还比较凉爽,不能立即换着夏装。小满天气开始转热,但早晚还比较凉爽,应当注意预防受凉。冬病夏治、冬病夏补,是从夏季开始的。大暑炎气酷热,要谨防中暑。黄梅时节,多雨潮湿,此时要注意调养脾胃,少食油腻,以免湿邪消化功能。
3、顺护阳气,以养心脾
夏季阳光充足,应适量到户外活动,与自然界多接触,迎接太阳的照射,吸收其阳气、精华,补充能量,增强生命力。人们的起居饮食要注意保护内脏阳气,如睡觉时要避免腹部受凉,吃东西切记贪凉等。人们在夏季要更加注意节制性生活,否则会伤精耗气。夏季多汗易伤心血,故补养心血也不容忽视。在五脏与季节在关系中,脾与夏相对应,且与心关系密切,还与水液代谢有关,很容易受湿邪侵犯而患病,夏季要注意养脾。
4、就凉避暑,养肝肺肾
夏季应采用各种方法来防暑降温,以防止中暑等病,还要注意维护人体正常的慢气,保护元气免受伤害。养阳有助于消暑,避暑可防止阳气的消耗。老人、儿童、体弱者,盛夏尤要预防中暑,卧室保持通风阴凉,保证充足的睡眠,膳食要清淡而富有营养,多饮水,洗温水澡,生活规律,心情愉快。
脾胃往往受湿的困阻而使消化吸收功能降低,令人胃口不开,不思饮食。故夏季的养身
|